乡村行 看振兴丨科技赋能 青县高效智控装配式蔬菜大棚 引领农业现代化
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全新打造的高效智控装配式蔬菜大棚,以智能化的科技手段,尽显蔬菜大棚的科技范儿,为农业生产注入了崭新活力。
来到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一股清新果蔬香气扑鼻而来,放眼望去,西红柿、人参果等果蔬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不同于普通果蔬棚室,这里都是由智能系统自动调节棚内温度,蔬菜缺水手机终端会发出预警……不同种类的蔬果在科技“保姆”精心管护下长势良好。
大棚内,墙上的黑色“水袋”引人注目。这“水袋”看似普通实则配备了太阳能集散热系统。白天阳光充足棚内温度较高时,系统会自动抽水加温,并将温水存储到储水槽中,到晚上棚内温度过低时,系统会“指挥”水流循环装置持续放出温水,达到给大棚增温的效果。即使室外温度达到零下25摄氏度情况下,温室内温度也能保持在12摄氏度以上。“这面墙体虽然只有6厘米厚,但是因为采用‘钢桁架骨架+橡塑复合抗老化膜保温材料’打造,其保温效果是传统砖墙或土垛墙的2倍,使用寿命可达20余年,既节能环保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青县农业农村局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宋立彦介绍。
除了黑色“水袋”,棚室中间还有四根白色“立柱”。据了解,这些是空气压缩机装。当棚内温度过高时,它们会自动启动,把空气中的热量吸入地下的地热管道,通过地热循环将热量储存在土壤中,再从棚边的出气管把空气排出,这样可以提高地温,利于蔬菜根系生长,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高效智控大棚不仅对棚内温度掌控自如,还可自动控制棚内土壤湿度,棚内各种线路连接着智能感应设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设备能实时监测棚内空气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土壤的温湿度等,并将数据传输到相应的手机软件上。大棚管理人员通过手机便可以对棚内情况一目了然。“棚顶铺的是全防水橡塑复合四季保温被,这种保温被采用新型材料,雪降到上面会自动滑落,我们再不用担心大雪压坏棚顶的情况发生。”宋立彦介绍。
在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内,这样一个个“科技范”十足的大棚全部采用的是装配式高效日光大棚,以前建一个传统大棚要60天左右,而这种大棚7天左右就能建好。今年,青县农业农村局经过多方考察,帮助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了36座高效智控装配式大棚,目前,这些大棚已全部建成投用。“装配式高效日光大棚和装配式建筑在建设方法上差不多,大棚建设之初,棚架、结构件等都在工厂率先加工好,然后运到现场组装,就跟搭积木一样。”宋立彦详细介绍了“科技”大棚的建设方法。
青县司马庄村高效智控装配式蔬菜大棚的建成与应用,大幅提升了蔬菜种植的效率与质量,降低了人力成本与资源损耗,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能、精准与高效。这不仅为青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保障农产品供应、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政府组成部门
垂直、专属机构
县(市、区)政府
省内地市网站